第882章 单场净赚1亿,只是保守估计!(2 / 5)
到 50%以上;
其次是服饰/鞋包 20%~30%、食品/快消 15%~25%;
而数码和家电因品牌利润薄、溢价空间小,佣金最低,只有 10%~20%。
贾跃亭代理的小米产品,这场下来利润 1亿多,换算成返利是 2个点——也就是 2%。
首场直播效果轰动国内外,“全网带货一哥”的名号当之无愧。
免佣金的首场大获成功后,再免费就不合适了,毕竟他带货的终极目的是还债。
他心里清楚小米的返点高不了,5%的红线摆在那,但薄利多销正应了他“聚沙成塔”的理论。
这次本是拿着首场成绩谈判,争取更高返点,可他真心看好小米新品,最终谈下的 2个点,已是对方极限。
当然,其中也有陈默的个人影响力在,这三场带货算是含着“友情价”,也算是互相成就。
一场短短3个小时,净赚一个多亿,100天就是100多亿,这不到一年就能还清欠款。
当然他也知道不会这么理想化,不会天天播,也不会每场的销售额都不会如此多。
但即便如此,让贾跃亭也不禁咋舌,这行是真赚钱啊,一人能顶上一家上市公司的营业额了。
复盘时,贾跃亭想起之前那些捣乱的人,其实当时他的额警告不是色厉内荏,而是真有依仗。
上一代企业家基本带着原罪起家,没一个例外,就像这二十年的互联网,是那个时代赋予的“红利”。
他不过是抓住了红利尾巴,借光喝了点汤,才一步步做出乐视。
如今的他,就像在娱乐圈混了大半辈子的明星,什么没见过、没听过?只是不说而已。
有些是同行交流得知,更多是从前的“大哥”透露的只言片语,却在他心里掀起过滔天巨浪,颠覆三观。
就像今天来捣乱的那家掌门人:80年代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司损失上百万被辞退,要知道那可是80年代的百万,放在现在过亿都不止。
结果就这不仅人没事,反手创业时,而且资金链多次断裂却硬生生挺了过来,还慢慢发家。
原以为多厉害,后来才知道是入赘的,女方家能量不小——难怪子女都归母姓,都是说法。
相比之下,贾跃亭更欣赏陈默这样真白手起家的,甚至觉得这家伙的经历甚至比雷军更具传奇色彩。
加之听说陈默还有几位明星红颜,活脱脱当下最火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