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量产一代,流片一代,预研一代(2 / 4)
p; 或许是错觉,陈默刚说完,从对方眼中看出几分自嘲,
“海思那边有两款主力芯片,麒麟960和麒麟970,制程工艺方面前者是16nm后者是10nm,虽说是自主研发设计,但全部都是由台积电代工。
其实我们有完全不弱于台积电的10nm代工能力,当时也派人跟那边去洽谈看能不能把单子接过来做。
要知道按照台积电的惯例,10nm产能优先供应苹果A11和三星,剩下的才轮到别家。
可即便如此,最终华为那边经过谨慎评估还是选择了台积电,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米岸芯昇没有高端芯片代工的经验。
所以只是把28nm一些低端芯片的代工订单投放了一批。
就最近我这边得到台积电那边传来的消息,海思好像在跟他们联合研发7nm芯片。
所以,小米搭载玄戒这第一拳,雷总,请一定打得漂亮一些!”
雷军难得做出保证,“各部门已经开始在准备了,我这边做了周密的安排,届时一定能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武器只有在能充分发挥其100%能力的人手中才会大放异彩。
我相信小米绝对会是玄戒的不二选择。”
不过他想到届时发布后的场面,眉宇间还是流露出一抹心有余悸的阴霾,
“只不过,估计见到小米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那些友商又要跳脚了,不怕兄弟苦,就怕兄弟开路虎,在这种心态下估计幺蛾子不会少”
“你忘了,有我呢,想玩舆论战彼岸可是他们的祖宗。”陈默拍了拍小雷的肩膀,宛如一个大哥罩着小弟的姿态。
“不过咱们的芯片得是真金不怕火炼,估计届时会有无数人拿着显微镜开始进行小米手机和芯片的拆解.”
梁孟松闻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语气铿锵有力:“陈总,这点您大可放心。我们的芯片绝非联发科、高通之流的'公版套壳'产品。从芯片定义、逻辑设计到架构整合,从功能调优到工艺库和设计规则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结晶。“
他稍作停顿,环视四周后继续道:“在这样优越的研发环境里,拥有如此出色的团队和充足的硬件投入,再加上我们整合了台积电、三星的先进经验,以及此前与英伟达、AMD合作积累的技术优势——集百家之长研发的芯片,我梁孟松搞了大半辈子芯片,若是这次做不好,就可以滚蛋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转为遗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O1CPU核心仍受限于ARM架构规范。不过我们正在加速'去ARM化'进程,目前已经启动'玄武框架'的自主研发,力求从技术上彻底摆脱对外依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