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王朗在行动(1 / 2)

加入书签

王朗从未想过,自己能够有当上司徒的这一天,如同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会回到江东,这一次他手上拿着的并不是《论语》,而是双刀。

王朗的身边只有二千骑兵,还有作为向导的蒋干,当然除了他们,还有负责统帅这两千骑兵的张燕。

而王朗之所以到江东的原因,那就是去招抚江东的豪族甚至是世家大族,让他们给袁术制造一点麻烦。

王朗并不明白,自己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他很清楚的知道,在秦王丢掉了那些水军之后,江东的世家大族不可能愿意马上投入秦王的怀抱。

王朗并不知道,董仲颖给他这个命令的原因就是和命令李傕伺机渡过长江一样,他抱着去恶心袁术的目的。

甚至为了王朗的安全,董仲颖给王朗的kpi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平安安回来。

作为王朗的朋友,蒋干也自愿跟随着王朗进行这样的一场危险的旅途,他相信,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总能够派上用处。

而张燕则出自于为黄巾赎罪的思想,现在这个糟糕的局面,最大的锅是张白骑的,同样也是他们黄巾的,为了黄巾的利益,张燕觉得自己必须要立下一些功勋,如果情况不利,他甚至都做好了自己战死沙场的准备了。

人死债消,如果他奋勇战死了,将来清算或者限制黄巾权力的时候,他的牺牲是值得的。

就这样的三个人,趁着夜色,渡过了长江,进入了江东的腹地之中。

结果他们出师很不利,刚渡过长江,进入豫章郡,就一下子就撞到了豫章都尉丁奉的军队,双方交战一场,丁奉的兵少,而且他统帅的还是豫章的郡兵,自然不可能是张燕的对手,很快丁奉的军队就被打散了。

不过战场上输了的丁奉很快就去据守上蔡,这让张燕感到非常的无奈,有了丁奉在上蔡,让张燕的军队无法沿着蜀水顺流而下。

张燕想要攻克上蔡,但是不管他怎么引诱,丁奉就在上蔡不出战。

如果是其他时候,张燕或许会欣赏丁奉这个年轻的小将,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却恨得牙痒痒。

虽然丁奉在上蔡的残军不多,但是这个数量是张燕随便怎么样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骑兵去硬拼。

更何况,如果没有办法攻克上蔡,一旦江东的援军到达,那么张燕的军队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在这个时候,王朗和张燕就产生了第一次的冲突。

王朗觉得既然上蔡既然没有办法攻克,那么他们应该绕道南面转向吴平,沿着南水东进,进入临平郡,他在临平还是有一些朋友的,在那里可以借助着他的朋友解决一部分的补给和兵员问题。

然后再伺机进入建安郡,和那里的严白虎汇合,如果能够占据建安郡,那么退可以退入山越的领地保证自己的安全,进王朗可以利用自己在江东的影响力掀起叛乱。

这样的策略也符合秦王给予王朗的命令,那就是保存自己的生命。

但是张燕却不认为这样是一个好的策略,一方面让军队通过吴平过于的危险了,一旦丁奉的军队尾随,而庐陵郡的军队北上,那么他们的军队就会成为袋子中的老鼠,而没有办法逃遁。

另外一方面就是建安郡那边山越可比汉人多的太多了,除了严白虎这样的人,很少有人愿意和山越打交道,说服那些山越人帮助他们攻击袁术,也是很困难的。

单单凭借着建安郡的那些弱小的世家大族或者当地豪族,根本就没有办法掀起很大的波澜,这样他怎么能够立下功勋,去解救黄巾。

按照张燕的想法,他们应该北上进入新吴,江东的那些人绝对想不到他们会北上,陆逊在夏口的军队行动也没有这么快,他们完全来得及在陆逊的军队到来之前,从两支军队的夹缝之中冲过去,进入鄱阳郡。

只要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