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蓝星战争格局(1 / 4)

加入书签

沪市的雨终于歇了,最后一缕雨丝掠过断壁残垣,在阳光里折射出细碎的虹光。抬头望去,建木那通天彻地的枝干正泛着温润的玉色光泽,庞大的根系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每一片舒展的叶子都像缀满了星辰,将半个天空染成淡金色。这株突然出现在灵气复苏第十五年的神树,如今成了华夏大地上最沉默也最震撼的坐标——它的主干直径足有十里,枝桠延伸处,竟能看到凝结的灵气化作实质的溪流,顺着木纹缓缓流淌,偶尔有觉醒了风系异能的飞鸟掠过,翅膀带起的气流都会引动漫天光点,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星火雨。

而在蓝星的其他角落,那些个华夏的红色光芒照不到的地方,其实一直战争都没有停歇,灵气复苏第十年的那个深冬,西伯利亚冻土带的一次灵脉喷发,成了战争的真正开端。喷发点周围百公里内,冰层下的灵石矿脉暴露在阳光下,散发的灵力让冻土上冒出了千年不遇的灵植。最先赶到的是东欧强国的机械化部队,坦克履带碾过未化的积雪,车顶上却站着裹着貂皮的金属系修士——他们指尖划过炮管,就能让钢铁表面浮现出灵力符文,炮弹射程瞬间提升三倍。

紧随其后的西欧联军则玩起了\"魔法制导\"的把戏。运输机投下的不是伞兵,而是悬浮在半空的魔法阵盘,阵盘落地瞬间展开十米高的防御结界,结界后钻出的修士举着镶嵌灵晶的步枪,扣动扳机时枪口中喷出的不是子弹,而是压缩成球状的火焰灵力。当东欧的穿甲弹撞上结界,迸发出的不是爆炸,而是漫天飞舞的冰晶——那是结界上附加的水系法术,能瞬间冻结高温弹头。

非洲的第一枪则打响在灵泉边。赤阳教派的火系修士发现,将灵力注入RpG弹头,能让爆炸范围扩大十倍,燃烧温度足以熔化装甲车。他们骑着变异的非洲象冲锋,大象皮肤被火焰灵力覆盖,像披了层熔岩铠甲,象牙上还缠着修士刻的火焰符文。而守护灵泉的部落联盟则用灵气驯化了数万只毒蜂,修士念动咒语时,蜂群会组成旋转的\"灵力蜂弹\",撞上装甲车就会引发毒雾爆炸——这种原始与现代的结合,让灵泉争夺战成了血腥的试验场。

北美的\"超能者管理局\"更是早有准备。他们在航母甲板上搭建了灵力增幅阵,让舰载机挂载的导弹都能吸收灵气。当一架F-35射出的导弹接近南美海岸时,导弹表面突然展开六片灵力翼,像制导炸弹般绕过防空火力,精准命中了亚马逊雨林边缘的土着祭坛。而祭坛后的萨满们则举起用灵木雕刻的长矛,投掷时长矛化作数米长的藤蔓,缠住战机尾翼就能引爆附着的土系灵力,将钢铁机身炸成碎片。

在那之后随着战争升级,各国开始研发\"灵能热武器\"。东欧的兵工厂里,金属系修士与工程师合作,造出了能自动吸收灵气的坦克——主炮开火时,炮管会伸出三根灵力导管,插入地面的灵石矿脉汲取能量,一发炮弹就能轰出直径五十米的灵力弹坑,弹坑边缘的钢铁碎屑都会被灵力塑造成尖刺,形成二次杀伤。

西欧则搞出了\"魔法航母\"。他们在甲板下埋设灵脉传导装置,让整艘船能在修士操控下漂浮在半空,船舷两侧的火炮被改造成\"元素炮\",填装的不是炮弹,而是用灵晶封存的雷系灵力。当航母飘到巴尔干半岛上空时,一炮就能轰塌半座山,碎石在落向地面时会被灵力凝聚成石雨,砸向隐藏在山洞里的敌对修炼者。

华夏的应对则更显克制。华夏的军工基地里,修士们与科学家合作,给导弹装上了\"灵力缓冲器\"——确保武器威力的同时,减少对灵脉的破坏。当一枚洲际导弹从西北发射,飞过喜马拉雅山脉时,弹头上的阵法会自动吸收沿途灵气,抵达目标上空后不爆炸,而是展开一个巨大的禁锢结界,将敌方的高阶修士困在其中。这种\"非杀伤性灵能武器\",成了华夏在战乱中的独特标记。之后便有华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