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2 / 2)

加入书签

。”

康熙揉了揉眉心,罕见地露出一丝疲惫,“去年,吴三桂叛乱,民间还有人借着前朝的名头生事。今年二月,广西将军孙延龄反叛,三月,又有耿精忠起兵。外头乱成这样,大清需要一颗定心丸,而这个孩子来的刚刚好。“

虽然,之前康熙也曾想过,利用这个孩子处理外戚赫舍里家,却也存着几分慈父之心,并不打算直接将他推上储君的位子。

一个小小孩童的成长路上,能发生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早早定下太子,只会平添许多意外,若是到了最后,君父并不满意这个太子,又该如何?

更何况,若是新君大度,未必不能容得下嫡子,但是一个当过太子的嫡子,纵然废太子无心,也会有人借着他的名义生事,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算康熙对赫舍里氏的儿子没有多少感情,但也不会送自己的骨肉去死。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前朝三藩之乱,已经让许多人的心思浮动,加之皇后去世,定会有些猜测是他克妻,为了大清的江山,此时立太子也是无奈之举。

吉鼐听出了康熙的意思,所以这个孩子还是会像上辈子一样,早早地成为储君,成为被渐渐长大的兄弟们群起而攻之的靶子。

顿了顿,康熙到底还是没有再说话了,他原本想告诉吉鼐,之所以立赫舍里氏的孩子为太子,是因为他是嫡出,更是因为赫舍里家在索尼之后,便开始走上坡路。

储君之位,立嫡立长,嫡子比长子更加正统,再加上马佳氏不过是包衣,实在给不了承瑞太多的助力。

而私心里,康熙也不愿意让承瑞冒险,他舍不得,即便,风险一般都伴随着机遇。

可是最终康熙却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不愿意后宫干政,因为吉鼐终究是好几个阿哥的生母。

吉鼐察觉到了康熙的不对劲,但只以为他是在烦恼自己不愿意抚养赫舍里氏的孩子,并不知道皇帝的通病—疑心,让康熙对自己在这个时候生出了防备。

思虑再三,吉鼐还是答应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