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石敬瑭其人(1 / 2)
李玉轮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不敢大意,忙答道:“孔叔、穆叔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小心地办!”
穆有粱还是不放心,对孙登云说道:“奏报你亲自去送到洛阳,带几名好手去。到了洛阳找冯满、孔聪和梁安癸让他们帮忙直接送到宫里。”
孙登云忙答应一声是。
后来这份费尽心思的奏报经由鸿胪寺送到宰相卢文纪手里,这位当朝宰相简单看过后,压根没注意到孔盛东特意提醒的那两句话:云州边患未常见,然粮草、军械索要甚巨,北都辖内各州军令如山,然军兵将只领识节度使,而不奉皇恩。
卢文纪次日上朝对李从珂只是说,云州双宁营上奏,恭贺皇帝登位,愿以朝奉先帝之姿,奉皇帝之命勤于王事,维护地方、守护边疆。
李从珂听完心中大感满意,他不由想起当年与双宁营一起征战的时光,还命卢文纪以宰相府的名义发文回复,加以嘉奖。
多年后当孔盛东得知这份奏报压根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后,感叹道:在高高云端上的皇帝果然被云雾遮挡很难在看到、听到世间的真相。
太原府。
在太原府的石敬瑭其实过得也不容易,今日他下令处斩了一直追随他的将军共计三十六人,因为这些人在他下令慰劳时竟然当着他的面喊出了“万岁!”的口号,这几声“万岁”喊得石敬瑭心惊肉跳却又内心蠢蠢欲动。
早先的时候他跟着岳父李嗣源四处征战,在太原府保卫战中他挺身而出将被梁军围困的李嗣源救出了梁军的包围;在鲁地作战时,梁军名将刘寻先围杀了大将周德威,又围困住了李嗣源,还是他带领右军和后军,以骑兵冲破梁军的包围,踏着尸体和丢弃的盔甲将梁军击退;邺都大战和进军洛阳他身受重伤,依然毫不畏惧,誓死向前,力保岳丈李嗣源登上皇位。李嗣源甚至将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骑兵“左射军”交给指挥,作为全军的殿军随时支援各处。
可是偏偏他的两个亲小舅子李从荣和李从厚不中用,拱手将皇位让出,给了岳丈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李从珂和他关系最不好,原本他想去洛阳帮李从厚一把,没想到李从珂短短十几日从凤翔打进了洛阳,逼走了李从厚,为了自保他不得已软禁李从厚,交给李从珂发落,自己忙向对头李从珂称臣。后来在被困在洛阳的几个月里,石敬瑭十分后悔当时的决定,他当时应该带着李从厚退往太原府,以李从厚的皇帝之名,发兵征讨靠着许诺军兵奖赏、靠着军兵哗变拥护进入洛阳的李从珂。成了,他是响当当的复国将军,败了,也可以退到太原府割地自立,慢慢和李从珂耗着。
唉.......怎么当时就一下变成个软骨头呢!?
石敬瑭百思不得其解,他心里十分把这事来回翻腾着想过数十次,最后得出了结论:多年的征战已经彻底消磨干净了自己的勇气,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带领“左射军”在敌军中左右拼杀的军中勇将,而是一个生怕失去眼前官职、地位,患得患失、唯唯诺诺的庸碌之辈。这是个不能和任何人说的秘密!
今日听到有人喊“万岁!”石敬瑭先想到的是李从珂那副鄙视加戒备的阴郁神情,之后心里满是不服气、“义子”?还不如他这个女婿的关系近?“义子”都能当皇帝?为什么女婿不能?
想到这里,石敬瑭的内心翻江倒海,在洛阳被扣留时的窘迫重新浮现在脑海。
正当石敬瑭胡思乱想之际,有亲兵进来禀告:刘知远、桑维翰、杜重威大人求见。
这三人是石敬瑭的忠实干将,他不好推辞,忙命亲兵请三人进来。
这三人进入石敬瑭议事的内堂后,先是一番叩拜,之后却都不说。刘知远和杜重威用眼神示意桑维翰,让他先说。
桑维翰轻声咳嗽两声,说道:“大人今日处斩军兵......是不是有些过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