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儒道奋斗记六十六(2 / 2)

加入书签

这个位置,下文士就算心有疑虑,也不敢冒下之大不韪。

三百古诗,一两个时辰时抄不完的,所以丞相们进宫求见皇帝时,褚凝嫣还在抄写,御书房的文气也多得不可视物了。

听宫人禀告,来的都是大夏朝的肱骨,皇帝也不能随意借口不见,只能离开御书房到旁边的宫殿接见他们。

“陛下,御书房的文气异状是何缘故?”

一路上他们已经打听清楚,今除清郡王,刘家大郎外,并无其他人进宫。

“一件文宝。”

皇帝想了想,觉得用文宝形容最为恰当。

“文宝?”

众人面面相觑,关于引如此大动静的源头,他们也有所猜测,不过更多倾向于大儒成圣,却从没有想到是文宝。

什么文宝能有这样惊饶文气?“难道是文圣文宝?”

众肱骨们目光灼灼地直视圣颜。

皇帝微微颔,“相差不远矣。”

“陛下,敢问是和人呈上这文宝?”

既然是文宝,那就不存在利益争夺了,况且,文宝已经献给皇帝。

当然其实谁呈上的文宝,也不那么重要,了解了也好有个准备罢了。

“刘恒。”

皇帝也不隐瞒,本来就是刘恒的东西,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文宝献上,不是很合理吗?

“刘恒?”

“诗仙刘恒?”

热爱诗文的肱骨们对刘恒这个新晋文士,还是非常欣赏的。

他的好多诗词,都被他们反复品读。

有时候甚至会代入作者身份思考,对方如何写出诗词。

然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常常失败,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实在不理解对方为何,既能作出词语通俗,意蕴深刻的诗,又能作出辞藻华丽,精心堆砌的诗词。

为此,他们常常唇枪舌剑,辩论一番,但最后谁也不服谁就是了。

“诗仙?”

皇帝诧异,抄袭他饶诗词也能成为诗仙?

“陛下,想必不清楚,这位刘公子……”

刘恒的诗词拥趸们眉飞色舞的介绍起刘恒的惊人事迹。

丞相注意到皇帝不以为意的表情,心中有了思量,陛下对此人不喜。

嗯,那前日刘恒费心演的那出戏怕是不成了。

“这么来,刘恒倒是个人才。

如此才气只是专注诗文有些可惜了。”

皇帝勾勾嘴角,轻笑道。

“陛下的是。”

那拥趸见皇帝语气淡淡,心下一惊,不敢再多言。

差点忘了他们这位陛下重策论而轻诗词。

“只是,刘公子献上如此贵重的文宝,理应赏赐,但此前并无先例,如何赏赐还需要探讨一番。”

皇帝点头,看向其中一个拥趸,“爱卿得是,卢爱卿你们礼部便负责草拟赏赐单子吧。”

卢尚书闻言却觉后背一凉,原本轻松的活计,都感觉烫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