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陈宫驱赶百姓,我等淮南子弟何必为他卖命?"
军中窃语四起,怨声载道。
......
府衙之内,陈宫独目喷火,攥紧檄文。
"严氏母女竟敢投靠刘备!"
"早知就该将她们射杀!可恨!"
他将檄文狠狠摔在案上。
郝萌忧心忡忡道:
"严氏檄文已动摇军心,流言四起。"
"袁术旧部多为淮南人,怨气尤重。"
"长此以往,恐生变故。"
陈宫神色骤变,急问:
"纪灵那边可有异动?"
纪灵作为袁术旧部主帅,掌控着城中半数守军。
此刻纪灵的立场尤为关键。
"要说异常,倒也没什么异常。"
"只是最近他以染病为由,多日未曾出席军议。"
陈宫心头一紧,顿觉不妙。
纪灵原是袁术大将,当初在寿春失守、家眷被困时才被迫投降吕布。
他归顺吕布,一是心怀怨恨,二是想借机投奔袁绍。
如今吕布已死,寿春城岌岌可危,等待袁绍救援的希望愈发渺茫。
这种情况下,难保纪灵不会反水。
纪灵连日缺席军议,令陈宫怀疑他已暗中勾结刘备。
缺席军议正是心虚的表现,害怕被识破遭擒。
沉思许久,权衡再三。
陈宫长叹一声,神色黯然。
"秦牧谋略过人,连续两计已使我军士气尽失。"
"大势已去,死守寿春只会全军覆没。"
"不如弃城突围,投奔袁绍。"。
刘备军中大帐。
"军师果然料事如神,寿春城有变..."
刘备手持密信,感叹道。
此信乃纪灵心腹冒险出城送来,是纪灵亲笔所写。
信中言明陈宫已失人心,城中袁术旧部怨声载道。
他作为袁术旧将,投降吕布实属无奈,归顺陈宫更是形势所迫。
如今见识刘备雄才大略,愿率部献城归顺。
这段内容可以
纪灵的降书传来,与秦牧此前的预判丝毫不差。眼见破城在即,刘备内心振奋不已。
"有军师谋划,又有纪灵归附,夺取寿春已是板上钉钉!"刘备难掩激动。
秦牧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纪灵投诚自然要接纳,不过以陈宫之智,此刻定在筹谋退路。"
刘备闻言神色一凛。
秦牧继续分析:"当初兖州兵败,他随吕布出走徐州;徐州失守,又转投淮南袁术。如今寿春城破在即,以陈宫的机变,怎会坐以待毙?"
刘备恍然大悟:"军师是说陈宫会弃城逃走?"
秦牧轻轻颔首。
刘备捋须沉吟:"确有道理。依军师之见,他会逃往何处?"
秦牧起身指向沙盘:"南面尽在主公掌控,他唯有北上投奔曹 ** 雄。但他曾背叛曹操,想必不敢再投。"
刘备会意,指向北方:"若要投曹,只能西出上蔡,经颍水北上许昌。"
【
“若投袁绍,当取北路,沿淮水北上,速至徐州依附袁谭。”
“眼下水势未消,恰是渡淮良机。”
“军师,可否调水军北上拦截?”
老刘目光坚定,手指淮水方向。
秦牧摆手,遥指东方:
“主公,吾以为当于东面设伏!”
“东面?”
刘备眉头一皱:“广陵郡方向需绕行千里,岂非舍近求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