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刘备不由瞥了眼秦牧,暗想还真被他说中了。
“蒯先生不在南岸辅佐刘琮,帮着孙策与我为敌,怎么反倒来我这儿了?”
刘备不动声色地问道。
蒯越长叹一声,面露无奈:
“景升公去世时,我就明白刘州牧才是天命所归的荆州之主。”
“奈何景升公临终嘱托,要我务必辅佐二公子继任。”
“我感念知遇之恩,只得继续扶持刘琮。”
“谁知他毫无骨气,竟厚颜投靠孙策,还想借孙策之力夺回荆州。”
“我屡次苦劝无果,如今终于醒悟,特来向刘州牧请罪。”
“望刘州牧宽宏大量,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说到动情处,蒯越已是泪流满面,伏地叩首。
秦牧见状,微微一笑。
朱治的慷慨陈词犹在耳边回响,转眼间蒯越又声泪俱下地跪在了殿前。周瑜的眼光确实毒辣,选派来的都是能拿金像奖的好手。
望着伏地请罪的蒯越,刘备的眉头拧成了结。放在从前那个滥施仁义的自己,怕早就被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骗得团团转。但经过秦牧这个既是臣子又是老师的点拨,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轻易信人的莽夫。
虽然对蒯越的说辞半信半疑,刘备想起秦牧的再三嘱咐,眼珠稍稍一转,脸上立刻堆出夸张的喜色。「异度!你总算想通了!」他快步上前搀扶,「太好了!我盼这一天盼了多久!」
见到刘备毫无戒备的模样,蒯越紧绷的肩膀微不可察地松了松,唇边掠过一丝冷笑。当晚营帐内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听说曹操正在猛攻宛城。」酒过三巡,蒯越故作忧色,「若南阳失守,襄阳可就危在旦夕了。主公为何不尽快与周瑜决战?」
刘备长叹一声:「我何尝不想速战速决?但水军只有万余,新募的北方士卒连站船头都吐得七荤八素,怎么和江东水师较量?」
蒯越假意沉思,忽然抚掌道:「属下倒有个主意,能让北方儿郎立刻适应江战!」
这番话像块磁石,瞬间吸住了刘备的注意力。「愿闻其详!」他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眼中的期待做不得假——毕竟这个难题确实困扰他多时。
刘备当即兴奋地追问详细。
蒯越执起竹筷,在酒盏间从容比划:
"无论是斗舰还是楼船,单艘航行总难免颠簸摇晃。"
"若能以铁索将三艘、五艘乃至八艘战船首尾相连,甲板铺上厚木,便成'铁索连舟'。"
"纵使浪涛汹涌,这连环战船亦稳若陆地。"
"士卒不仅可免除眩晕之苦,更能在船阵上策马驰骋,如履平地。"
"凭此优势,何愁不能击溃江东水师?"
蒯越从容道出谋划,眼底沉着胜券在握的暗芒。
"铁索连舟?"
刘备猛然想起秦牧此前提及周瑜尚未施展的计策,骤然转身望向军师。
——竟连对方诈降献计的具体内容都精准预见!
此刻秦牧在刘备心中的形象愈发高深莫测。
察觉到主公震惊的目光,秦牧适时轻叹:"蒯异度此计确属神来之笔。"
刘备恍然回神,脑海中已浮现出壮阔景象:
巍峨如城的连环舰阵碾过江面,北地骑兵在平稳的甲板上纵横驰骋,箭雨笼罩溃散的江东战船......
他突然醒悟——无论蒯越是否诈降,这铁索连舟确是扭转战局的奇策。
#
刘备拍案惊叹:"军师此计甚妙!铁索连船确实能弥补我军不善水战的弱点。异度先生,你为我解决了一大难题!"
蒯越嘴角掠过一丝不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