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运筹帷幄》
秦牧以言语相激,黄忠豪气顿生。
年迈的将军抚须笑道:"末将驻守长沙多年,对此处地形了如指掌。麾下五千将士皆是山地战的行家里手,此战非我等不可!"
当夜粮船启程。
借着运粮之便,战船顺流而下。途经油江口、巴丘、赤壁,最终停泊陆口。五千精兵借着夜色掩映,如鬼魅般消失在崇山峻岭间。
江陵大营中,刘备正调兵遣将。
"传令三军备战,随时水陆并进。"他转头对传令兵道,"另发密信襄阳,令文聘率水师南下会师。"
八日后,夏口攻防战正酣。
这座两江交汇的军事要冲,已被江东军团团围困。数千甲士在震天战鼓声中前赴后继,城下尸骸已然堆积如山。
孙策望着城头猎猎作响的"黄"字大旗,眼中怒火更甚。
江面水战虽胜,可黄祖固守城池二十余日,竟如铁桶般纹丝不动。这位江东小霸王焦躁地握紧剑柄,耳边响起谋士的进言:"黄祖自知罪无可赦,必会死战到底。困兽犹斗,何况是人?"
“黄祖麾下的江夏军,堪称荆州最强悍的劲旅。”
“伯符,切莫急躁,需稳住心神。”
周瑜察觉到孙策的不安,沉声劝慰道。
孙策松开攥紧的拳头,冷声道:
“黄祖这恶贼,纵使负隅顽抗,我必倾尽全力攻破夏口,取他首级告慰父亲英灵!”
“公瑾,我只怕拖延日久,刘备会趁机渔翁得利。”
孙策的视线投向江陵方向,仿佛能感受到那位荆州之主的眈眈目光。
他总觉得刘备随时可能顺江东下,给他致命一击。
“伯符不必多虑,对刘备而言,此刻整编降卒、安定荆州才是上策。”
“他拖得越久,处境反而越有利。”
“况且我江东水师天下无敌,刘备岂敢主动挑衅?”
周瑜嘴角扬起不屑的冷笑,眉宇间尽是傲然。
“公瑾此言极是!”
“若刘备不自量力来犯,正好趁机歼灭其水军!”
身旁须发斑白的老将黄盖豪迈大笑,声如洪钟。
孙策眉间阴霾一扫而空,豪气顿生:
“公瑾与义公说得对,借刘备十个胆子也不敢招惹我!”
他挥鞭直指夏口,厉声喝道:
“传我将令,全军加紧围攻夏口!”
“谁若能斩下黄祖狗头为我父 ** ,本将赏万——”
话音未落,部将潘璋快马奔至:
“主公!韩当将军急报!”
“柴桑以南突现大批刘备军,打着黄忠旗号欲攻城池!”
“韩将军请主公即刻回师救援!”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炸响。
孙策猛然踉跄一步,脸上桀骜神情陡然化作惊诧。周瑜与黄盖同时变色,灼灼目光直射潘璋所在。
"黄忠?那个背叛刘表的长沙猛虎?"
"这老贼怎会离开江陵,竟现身于柴桑南境?"
孙策面色剧变,劈手夺过军情密函,指尖微微发颤地逐字审阅。韩当笔迹力透纸背,清晰记述着黄忠确已率部突袭柴桑以南,连克数县,麾下兵卒竟有万人之众。这支从天而降的敌军正分三路进逼,柴桑城已陷入合围之势。
"简直荒唐!"
"上万大军如何瞒过我军哨探,凭空出现在柴桑?"
"莫不是泅水潜行,抑或插翅飞渡?"
孙策攥着帛书的手背青筋暴起,将密报递给周瑜时,指尖仍在无意识地轻颤。周瑜接过军报反复检视,素来从容的眉宇间罕见地浮现困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