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4)

加入书签

>

分兵给韩当,等于削了周瑜一半兵权。

韩当欣然领命。

周瑜眼底掠过一丝黯然

他知道,主公还在介意夏口之败。

周瑜心中虽有不甘,却只能抱拳应下。

"

柴桑防线就托付给你们了。

"

"

务必守住此地,让我无后顾之忧,全力攻取淮南。

"

"

待接收袁术旧部,再合兵西进荆州。

"

"

定要斩杀刘备、秦牧,为老将军黄盖!

"

孙策豪迈有力的话语在厅堂内回荡。

众将领命而去。

江陵,州府衙门。

刘备手中握着从柴桑送来的密信。

"

军师妙算,孙策果然率主力北上争夺淮南。

"

"

如今正是夺取柴桑的良机!

"

还未看完密报,刘备便欣喜地望向秦牧。

秦牧神色淡然,缓缓道:

"

孙策必会防备我军突袭柴桑,想必留有后手。

"

刘备闻言收敛喜色,继续细看密报。

看着看着,脸上渐渐露出疑惑。

"

烽火台?"

"

周瑜竟在柴桑上游修筑十余座烽火台?"

"

此举是何用意?"

刘备抬头望向秦牧,眼中充满困惑。

秦牧微微一笑。

这段布置让他想起前世记忆。

当年关将军北伐襄阳时,正是用烽火台防备东吴偷袭。

如今局势逆转,倒成了周瑜用此计防范刘备。

既然对方送上这道考题,不妨就用吕蒙当年的计策来个将计就计。

秦牧迅思索,心中已然有了计策。

众将领议论纷纷,对周瑜所设的烽火台之计颇感忌惮。

“周瑜此计,当真精妙至极!”

有人感叹。

烽火台一旦建成,周瑜便如同在几十里外的上游安插了无数双眼睛。

只要刘备军大举进犯,必定会被沿岸烽火台察觉。

烽火点燃,信号层层传递,不出半个时辰,周瑜便能收到警示。

如此一来,他既可提前数日增兵固守水营,又能火向孙策求援。

刘备原本的计划——破城北水营,切断柴桑江路——恐将因此功亏一篑。

鲁肃神色凝重,直言烽火台的棘手之处。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周瑜修筑烽火台的真正用意。

“军师,子敬所言极是。”

“这烽火台看似无懈可击,我等该如何应对?”

刘备眉头紧锁,目光转向秦牧。

秦牧淡淡一笑,从容不迫道:

“主公不必忧虑,牧已有之法。”

此言一出,刘备与众将领皆是一惊。

鲁肃更是面露讶色。

烽火台确实难以——

若想瞒天过海,绝无可能,因烽火台必建于江岸高处,江面动向一览无遗。

若欲清除烽火台,又等同于提前暴露意图。

未等攻下烽火台,狼烟早已燃起,周瑜依然能提前戒备。

众人难以想象,秦牧究竟有何妙计,竟能破这看似无解的困局。

“子璟究竟有何良策?”

刘备急切追问。

秦牧并未直接回答,反问道——

"

主公可曾听过这句老话,‘能使鬼推磨的从来不是,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刘备眉头微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