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4)
"
"
就连那个号称料事如神的秦牧,也没能看破都督的计策。
"
"
他们君臣二人,对老将军的诈降深信不疑。
"
听闻此讯,黄盖喜不自胜,忍着伤痛撑起身子。
"
公瑾公瑾,伯符果然有眼光,你真是当世张良!
"
"
伯符得你辅佐,实乃天意,何愁大业不成!
"
黄盖激动万分,对周瑜赞不绝口。
这位孙家老将,此刻对周瑜已是心悦诚服。
周瑜笑而不答,眼中闪过一丝自得。
鲁肃却忍不住问道:
"
秦牧向来算无遗策,他真的毫无怀疑吗?"
"
子敬的顾虑不无道理。
"
"
秦牧有个叫诸葛亮的,当时确实提出质疑,怀疑老将军诈降之事。
"
"
诸葛亮的疑问,想必也是秦牧的意思。
"
"
幸好都督早有所料,预先设下苦肉计。
"
"
我便让他们派细作来南岸查证,看老将军是否真的被当众责罚。
"
"
此言一出,诸葛亮便哑口无言,疑虑全消。
"
"
秦牧全程未一言,想必也被都督的计策所骗。
"
朱治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形。
黄盖这才放下心来,对周瑜的深谋远虑又是一番赞叹。
周瑜忽然问道:
"
诸葛亮?秦牧的?此人是何来历?"
“禀都督,那诸葛亮年方十五,尚是稚子。”
“探知此人出身乡野,家世较之秦牧更为寒微,乃襄阳郊外耕读之子。”
“然秦牧破例纳此子为徒,其间缘由令人费解。”
“更听闻前番草船诈箭之计,实为此少年谋划。”
朱治将所获情报逐一陈明。
闻知诸葛亮不过田舍儿郎,周瑜起初面露轻蔑。
待听闻草船借箭竟是此子手笔,顿时面色铁青。
“如此诡计,非秦牧所谋,竟出自其徒?”
“此子年未弱冠,且出身寒门?”
周瑜眸中闪过惊疑之色。
转瞬之间,怒意攀上眉梢。
败于秦牧尚可释怀。
遭其门徒戏弄,实乃奇耻大辱!
更可恨者——
此徒竟是黄口孺子!
躬耕田野的布衣小儿!
周瑜指节泛白,强抑羞恼。
“寒门劣徒配乡野村师,倒是相得益彰。”
他敛去怒容,唇边浮起讥诮。
“纵使秦牧师徒联手,仍难窥破公瑾妙计!”
“足见秦牧终非都督敌手。”
黄盖适时进言奉承。
周瑜负手而立,傲色尽显。
帐中众将信心倍增,俨然胜券在握。
忽见鲁肃蹙眉进言:
“都督此计虽可惑乱刘备、秦牧,助黄老将舟迫近。”
“然敌军战船机动灵活,若见火攻必四散规避。”
“届时恐仅焚其水寨,难尽毁其舟师。”
---
"
如此刘玄德便可调遣水师阻截我军后续渡江部队。
"
"
若我军未能及时登陆北岸,使刘备获得重整军心的机会,公瑾歼灭五万敌军的谋划岂非落空?"
周瑜神色陡变。
黄盖、朱治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