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4)

加入书签

“老将军言重了,区区小计,不足挂齿。”

他故作迟疑,叹道:

“只是老将军德高望重,又年事已高。”

“若当众责罚,恐怕……”

话音未落,黄盖已慷慨道:

“文台公对我有知遇之恩,伯符待我如亲长。”

“孙氏两代深恩,我黄盖为孙家大业,挨几棍子又何妨!”

“公瑾不必忧虑,这苦肉计舍我其谁!”

黄盖言辞坚决,周瑜眼底掠过一丝宽慰。

他不再多言,侧目望向孙策。

孙策面色动容,当即向黄盖躬身行礼:“若能夺得荆州,成就孙氏基业,公覆当居功!

老将军如此赤诚,请受我一拜!”

这一拜令黄盖心潮澎湃,再度立誓效死。

计策既定。

周瑜远眺江北夏口,唇角扬起一抹胜券在握的冷笑。

“秦牧,往日屡遭你算计,今日该我落子了。”

“这三步连环,看你如何拆招!”

————

北岸,夏口军营。

秋雨初歇。

刘备与秦牧率众将伫立栈桥,静候已久。

南岸鼓噪彻夜,声浪隔江可闻。

不明就里的士卒交头接耳,揣测对岸变故——己方战船未动,江东军何以自乱阵脚?

“主公,船队归来了!”

陈到忽指江面高呼。

刘备凝神望去。

火光映照下,四十余艘粮船缓缓泊岸。

船身箭簇密布,宛若荆棘丛生,引得两岸军士哗然。

“孔明之谋,已成矣。”

秦牧轻抚袖口,笑意清浅。

诸葛亮神采奕奕地走下船,迈步上前,拱手笑道:

"

主公,亮幸未辜负重托,已向孙策借得十万支箭。

"

"

箭矢尽在此处,请主公验收。

"

言毕转身指向身后满载箭矢的船只。

刘备闻言大喜,连声称赞:

"

妙极!

孔明不费一兵一卒便借来十万支箭,当真立下大功!

"

"

来人,搬运箭矢。

"

士兵们蜂拥而上,开始卸运箭支。

诸葛亮谦逊地向秦牧行礼:

"

全赖恩师指点,学生方能成此草船借箭之计。

"

"

若非天降大雾作掩护,孙策若用火攻,亮恐有去无回,反成笑谈。

"

秦牧听罢称颂,只是淡然一笑。

"

主公,这十万支箭我们暂且收下。

"

"

待他日孙策自投罗网时,再原数奉还,如此便两清了。

"

秦牧遥指南岸,语带深意地说道。

刘备闻言心中一动,察觉到话外之音。

孙策自投罗网?

那小霸王好端端的,怎会自寻死路?

思索片刻,刘备突然醒悟,喜道:

"

军师莫非已设下破敌妙计?"

"

主公且耐心等候,牧料想不日便会有南岸使者来访,届时再详细禀明。

"

这模棱两可的回答令刘备更加困惑。

孙策为何会自投罗网?

南岸使者又为何要来?

这不着边际的话语令众将面面相觑。

便是诸葛亮也眉头微蹙,猜不透老师又在谋划何等奇计。

刘备虽满腹疑问,但深知秦牧向来谋定后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